2025年6月24日15时,文理学院体育学科教研组在公教楼A315办公室召开专题研讨会。会议由体育学科教研组组长贡厚主持,全体教师成员参会。本次会议围绕“开学第二课”与“师德师风建设”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新学期体育育人工作擘画发展蓝图。
在开学第二课教学优化方面,会议经过审慎研讨,确定以“太极拳、田径、篮球”三大体育项目作为开学第二课的核心内容。在太极拳教学领域,教研组开创性地提出了“太极+”教学新模式,该模式旨在融合太极拳与其他体育元素或教育理念,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太极学习体验;田径课程则实现了“精准教学-实时反馈-动态调整”的教学闭环,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调控;篮球项目创新采用“四阶分层教学法”,依据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。此外,会议还再次着重强调了太极拳和排球教学大纲的撰写工作,力求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、规范的指导。
在教师行为规范建设方面,教研组正式出台了《体育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对教学语言标准化、示范动作精准度、课堂安全管理等关键教学环节进行了细致规范。贡厚组长特别强调,将建立“教师自评-同行互评-学生督评”三维评价体系,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,全面、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。同时,实行教学事故分级预警机制,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。
会议同步推出教学管理制度“五个一”工程,具体包括:每日一次教学日志云端上传,方便教师及时记录教学情况,也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指导;每周一次集体备课,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共同提升教学水平;每月一次教学反思沙龙,为教师提供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平台;每季度一次教学技能比武,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的积极性;每学期一次育人成果展演,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。
贡厚组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体育学科要牢牢把握“传统项目现代化、竞技项目素养化、教学活动课程化”的三个方向,将体育课堂打造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。据悉,教研组已正式启动“金课”培育计划,预计在新学期推出3门校级精品课程,以高品质的课程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。
本次研讨会历时1小时,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,形成了3项教学改革方案,收集到8条建设性意见,为体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契机,全力打造“有汗水、有笑声、有收获”的活力课堂,助力学校“五育融合”育人体系建设迈向新的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