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理论之光指引实践之路 我校文理学院行政教学工作彰显思想伟力

发布时间:2025-09-10浏览次数:610

近日,我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将科学理论的立场、观点与方法深度融入日常管理与教学筹备工作,于细微处见精神,于实践中显担当,涌现出办公资源分配、教学课前准备及校园文化活动筹备等一系列生动范例,展现出蓬勃向上的校园新气象。


 


一、深入调研公平分配,办公资源调整践行“群众路线”

办公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教学工作高效运转的基础。本学期初,针对文理学院部分教研室办公柜紧张、新旧交替的问题,学院领导高度重视。李跃辉院长亲自主持,在学院教研室召开了专题协调会议。会议明确指出,此项工作不能简单采取“一刀切”或论资排辈的传统方式,必须深刻领会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工作方法。

在李跃辉院长的指导下,成立了由行政人员、各教研室教师代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。工作组深入各办公室开展细致调研,详细摸排实际需求、人员变动及储物现状。在文理学院教研室举行的多次意见征求会上,工作组充分听取了各方声音。最终,在充分民主协商的基础上,工作组以“公平优先、兼顾效率、优化布局”为原则,制定了科学灵活的分配方案。方案既考虑了教研工作的实际需要,也关照了新入职教师的迫切需求,同时鼓励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。此次办公柜分配工作,是文理学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生动实践,体现了管理工作中对“以人为本”理念的坚守,赢得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,为营造和谐、公正、高效的工作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 


二、精益求精钻研,课前充分准备彰显“实事求是”

课堂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。为确保新学期每一堂课都能高质量呈现,文理学院各教研室在理论思想的指引下,将“实事求是”的精神内核贯穿于课前准备的各个环节。教师们并未满足于既有教案和经验,而是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与个人钻研。

在文理学院教研室,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。教师们深入研究教材大纲,结合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,精准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。他们广泛搜集教学素材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反复推敲教学方法,力求用最生动、最有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。个人备课环节,教师们则更加注重因材施教,根据所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,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。这种对教学环节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正是“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”思想路线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,彰显了教师们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,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
 


三、文化育人润心,迎新晚会筹备肩负“使命担当”

校园文化是滋养学生心灵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土壤。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头戏,其筹备工作至关重要。本学期,这项意义重大的任务落在了文理学院经验丰富、富有创新精神的谷良燕老师肩上。

学院充分认识到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,将其视为贯彻落实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中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”和科学发展观“以人为本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”要求的重要载体。谷良燕老师受命后,立即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投入工作。她迅速牵头组建筹备团队,并在文理学院教研室多次召开策划会议,广泛征集创意,精心策划晚会主题与节目方案。方案设计紧紧围绕“迎新”与“育人”双重目标,力求既展现学院特色与时代气息,又能贴近新生需求,营造温馨、热烈、充满正能量的氛围。目前,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谷良燕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推进,团队分工明确,协作紧密,充分展现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,我院教师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解。

从文理学院教研室里的调研决策、集体备课,到晚会的精心策划,这些看似平常的校园工作,实则是文理学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细微写照。它们在李跃辉院长的关心指导下,共同折射出学院管理服务中蕴含的公平正义、求真务实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,展现了教职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扎实的工作作风。相信在科学理论的持续指引下,文理学院的各项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的、更大的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