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校信息中心传来喜讯:历时三个月的校园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圆满收官,3台高性能超融合一体机已全部部署完毕,并成功承载37台虚拟机稳定运行,标志着学校信息化基础架构迈入“云化、弹性、高效”的新阶段。
技术升级:超融合架构打造“智慧底座”
本次部署的超融合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分布式存储与虚拟化技术,将计算、存储、网络资源深度融合,具备三大核心优势:
资源池化:通过软件定义方式,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抽象为统一资源池,实现按需分配、弹性扩展;
高可用性:采用多副本冗余与智能调度算法,单节点故障时系统自动迁移业务,保障服务连续性;
运维简化:统一管理平台支持可视化监控、一键部署、智能巡检,运维效率提升60%以上。
目前,该系统已承载教务管理系统、学工系统、图书馆管理系统、一卡通平台等12类关键业务,为全校师生提供7×24小时不间断服务。
未来规划:构建“云网端”一体化生态
下一步学校将基于超融合平台推进三大战略:
深化应用:将学生成长档案等15个业务系统逐步迁移至超融合平台;
拓展边缘:在实训中心、运动场等场景部署边缘计算节点,实现“中心+边缘”协同;
融合创新:探索超融合与5G、AIoT技术的融合,打造智慧校园“数字孪生”底座。
信息中心主任表示:“超融合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。我们将以‘云化、服务化、智能化’为目标,持续释放数字化红利,让每一份数据都能赋能教育创新。”